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

很多人会在网上搜索心理咨询师免费咨询、心理咨询中心免费咨询,为什么大家都崇尚免费?这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否定,还是对心理咨询服务价值的否定?

本文将与你探讨,心理医生预约挂号的模式,为何与传统医院挂号有所不同,甚至有些行不通?线上心理咨询怎么做,才相当是做心理咨询师免费咨询,更能体现专业价值。

图片[1]-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-自遇智库

颜先森自2019年全心研究心理咨询行业以来,一直在调研、观察、分析心理健康行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来访者的痛点,以及心理健康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。

众所周知,心理咨询虽由来已久,但是消费者付费意愿低,因此也导致整个行业不愠不火,心理咨询师的事业也难以为继。

那么,问题真的出在心理咨询消费者或者心理咨询师身上吗?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
用户不买账,问题不在于市场而在心理咨询师?

调查发现,用户不愿意为心理咨询买单,并非消费者没有这个经济能力,也并非心理咨询师收费太高,而是单次心理咨询的价值,被消费者认为是十分有限的,由此也导致了消费者必须多次付费咨询,才能解决问题,所以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咨询费用过高的一种错觉。

实际上也是如此,由于心理咨询与心理创伤治愈,是一个持续的、阶段性的过程,单次咨询确实很难解决用户十分个性化的心理问题。

据调查,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服务,都是按时长计费的,不仅无法完全承诺最终的治愈效果,也无法承诺单次咨询的最终具体交付标准。

谈到“交付”这个词,颜先森这几年对这个关键词体会很深刻。个人的理解是,交付是把你承诺的产品品质与服务内容顺利地交到消费者的手中,而且令消费者满意。而不只是简单的做完咨询,就没有了下文。

图片[2]-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-自遇智库

如果按照这个标准,个人认为,单次的心理咨询,甚至多次的心理咨询都没有完成交付。那么,心理咨询师怎么样才能真正实现交付,而且进行合理收费呢?

对比大健康行业的医疗体系,我们发现:医院的收费模式与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模式大相径庭。但是医院的收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而心理咨询的收费却是消费者无论消费多少,有没有治好,很多人都觉得有些坑。这是因为:

首先,在产品与服务标准化方面,传统医疗行业已经越来越标准,几乎所有的产品(例如药品、医疗耗材)与服务(如挂号咨询、问诊、手术等)都可以明码标价,而且可以按照承诺完成交付。

其次,更重要的是,人类目前出现过的所有疾病,几乎都储存在医疗体系的知识库,即便是非常罕见的疾病,也都能纳入重疾险保险范畴,很少有超出目前人类认知范围的疾病出现。

因此,当非典、新冠病毒出现时,即使是科学家,也只能像普通人一样,重新认识这些新出现、新发现的病毒与病症,研发筛查、诊断方法,预防类的疫苗,治疗方式。这个过程,也为医疗体系的产品与服务标准化,提供了基础。

但是,心理行业所不同的是,目前大多数心理问题,虽然有一些测试量表可以量化、评测,但是因为其受被评测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,准确性依然十分存疑。

由于大多数人的“病耻感”,加上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人们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,也将心理问题甚至变得比传统医学问题更加复杂多样,对应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像医院一样,实现规模化、批量化。

这样说可能有些晦涩难懂,我们打个比方,就像我们测核酸,诊断与治疗新冠。无论成人、小孩、老年人还是年轻人、男人还是女人,使用的方法基本都是采集咽拭子,进行核酸检测,治疗方案也相差无几。

但是放在心理问题上,即便都是抑郁症、焦虑症,应对方案恐怕也得千人千面。因此,解决心理问题想要实现标准化,谈何容易。而期望将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问题,借助1-2次心理咨询解决,也无异于天荒夜谭。

既然如此,心理咨询师按照单次收费(类似医院挂号咨询),显然有悖解决问题的实际逻辑。

而且,即便是公立三甲医院的专家号,挂号咨询费也不过区区几十元,甚至几元。依然有人嘲讽这些所谓的专家,简直就像过去的宫廷御医,请不起。

但是反观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费,却是这种挂号费的数十、甚至数百倍,这也不难理解,为何人们不愿意为动辄就收费几百元的心理咨询买单了。

预约挂号模式或落伍,会员模式才有未来?

对比在医院挂号,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咨询服务的第一步,开方治疗才是后续。由此,医院也才有复诊的概念,而心理咨询也将会因为再次咨询而收费。

所不同的是,可能很多人的疾病,因为多次看诊,最终根除了。但是,心理咨询来访者,却因为各种原因,最终的问题不了了之,留下的是内心的不快。

图片[3]-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-自遇智库

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无外乎两个,其一是效果甚微,难以坚持。其二是收费高昂,承受不起。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,心理咨询师的交付又从何谈起?

颜先森也正是因为做了这样的调研与思考,认为这个行业确实到了变革的关键时期。

众所周知,如今是一个互联网化、数字化的时代,如何通过新型的智能科技,实现对心理问题千人千面、高效率的干预、治愈,仅仅靠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,显然是不足够的。

因此,颜先森大胆假设:假如心理咨询师以后销售的,不再是一次或者多次咨询,而是销售一个解决方案,能够有一定的承诺,并能够达到最终的交付标准。个人相信,即便这个价格再高一些,也同样会有人接受。

这通过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就可以窥见一斑。马克思经济学中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:价值决定价格,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。也就是说,当一件产品或一种服务有了实际价值之后,价格会水涨船高。

那么,这个解决方案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,才能完成:1、有服务承诺;2、能够成功交付(兑现承诺)两个目标呢。

结合多年互联网运营的经验,颜先森首先想到的是会员模式。当你变成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年度、甚至终身会员,你就可以享受他长期以来的咨询、倾听服务,相信一定会大受欢迎。

例如:张老师的原生家庭疗愈解决方案,399元/年。

图片[4]-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-自遇智库

包含的服务内容:1、XXX;2、XXX;3、XXX。

尤其是针对一些尚未出现严重心理障碍,只不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来说,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长期实现自我成长,并在心理咨询师的贴心服务之下,实现自我心理疗愈的解决方案,价值不可估量。

如前文所述,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,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认可,受到消费者的信任。如此,则心理咨询师实现批量化服务、个性化服务也便成了可能。

如果有这样的心理咨询服务,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,你是否愿意成为这种解决方案的会员之一呢?

行业问层出不穷,各个击破方能起死回生

宏观来看,目前至少有10个大问题阻碍着这个千亿市场出现大爆发:

1-政策方面:缺少政策支持,专业职业资格界定标准,没有就业出口,鱼龙混杂,难以甄别。

2-专业方面:比发达国家落后,缺少专业领域的深度研究、资金投入、政策扶持。缺少权威的理论支撑及临床实践研究成果。

3-市场方面:行业认知度低,对专业知识的信任度低,用户端付费意愿弱。B、C端均是如此。

4-商业方面:缺少有效的变现产品及模式,导致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。

5-人才方面:心理从业人员不够专业,从事心理咨询服务,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,难以为继。

6-模式方面:目前除了做心理咨询师培训有较大市场外,其它模式均不愠不火,无法真正服务有需求的用户。

7-心理咨询师培训对象:调查显示,80%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,并非为了服务他人。

8-规模方面:严重依赖线下,线上缺少信任度,因此模式过重,难于规模化,实现裂变增长。

9-需求方面:用户普遍注重个人隐私,心理问题潜伏很深,真实需求难易挖掘并被真正满足。

10-行业方面:垂直细分成为趋势,但是普遍打擦边球并非真正的心理路线,如情感挽回等。

图片[5]-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-自遇智库
而微观来看,心理健康行业不温不火,最重要的原因有三:
1-心理健康行业缺乏丰富的变现产品。仔细想想,除了主流的心理咨询、心理课程,似乎没有太多可以解决用户问题的变现载体。
但是,要知道,以心理咨询为主的心理咨询师,因为是靠时间换取收入。因此也缺少足够的时间,打磨自己的心理学理论,输出高质量的课程。
由此,心理咨询师将服务产品化,也将成为空中楼阁,批量带来产出、收入已无可能。
因此,心理健康行业产品的缺乏,让心理咨询师的收入遭遇瓶颈。因为只有类似淘宝上的标准化“商品”的服务,才能产生倍增与复利效应。而靠人力成本堆积的个性化服务,本身就不具备批量生产的属性。
由此带来的,也是咨询费用居高不下。作为消费相关服务的用户,也可谓伤不起
与此同时,因为心理咨询,是一个靠时间成本堆积的事业,也让心理咨询师很难有余力,研发像心理课程一样的“标准化”产品,更无暇顾及反复打磨迭代、输出精品课程与产品。
因此,随着近年千聊、荔枝微课、小鹅通等语音直播平台快速崛起,部分心理咨询师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,试图通过将心理服务产品化,而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。
2、心理咨询师缺少获客渠道。尽管产品化是心理咨询师提升收入的新路径。
但是因为一些课程平台,始终是一个课程输出与在线销售的工具,而无法提供精准的流量与用户,所以心理咨询师获取个案咨询的流量来源问题,依然没有解决。
而即便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互联网平台合作,也因为这类平台的流量有限,而且被头部心理咨询师瓜分殆尽。中部、腰部、尾部的心理咨询师一样难以脱颖而出。
即便是心理咨询师有余力,持续在各大自媒体输出内容,但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,有多少心理咨询师真正能够在做好心理咨询服务的同时,坚持原创输出?那么,个人IP又何从谈起?
因此,个人认为心理咨询师在综合的自媒体上,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,或许得不偿失。
为此,【自遇】平台才会聚焦心理行业,垂直降维,不仅可以带来精准流量,也可以为心理咨询师快速打造个人品牌,建立可信度高的社群群主人设,并带来客户。
3、心理咨询师缺少高效运营个案用户的平台与工具。
通过调研了解到,大部分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,也有一定的粘性,但是因为时间有限,服务效率比较低。因此,也难以产生二次咨询等重复消费。这也是为何心理咨询师,会需要源源不断去开发新个案,而老的咨询个案用户却在悄然流失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系列原因,大部分心理咨询师过去面临的困境,并没有因为这类平台的高速发展,而带来多少改变。相反,因为一些心理咨询师个人IP的崛起,让大部分心理咨询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。整个行业的马太效应,也导致这个行业的普通从业者信心受挫。
因此,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,都举步维艰。
知名预言家凯文凯利的1000铁杆粉丝告诉我们,心理咨询师靠在预约平台挂人头,预约咨询的模式或许已经过时,新的行业大趋势正在形成不可逆转之势。
图片[6]-自遇颜先森:数字化时代来临,会员模式将会颠覆心理健康行业!-自遇智库
1、去中心化:不再是唯专家论,而是一言堂,共同交流探讨,人们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成为大趋势。
2、数字化:数字化就是传统线下咨询逐步走向线上,以无纸化的方式跟踪用户的心理变化,甚至会结合大数据、智能硬件带来数字化变革。
3、智能化:基于心理测评、心理辅助治疗的解决方案、软硬件产品将会更加智能,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、更有针对性。
4、社区化:心理健康行业一定是基于内容构建的社区,无论是实际的线下交流场所,还是未来尚不明确的元宇宙空间。
5、行业泛化:专业路线将被逐渐摒弃,针对亚健康人群的泛心理将会与文化、娱乐行业结合,出现更多创新玩法,也就是说,未来心理行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。
6、个体崛起:在心理健康行业这个越依赖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的时代背景下,心理咨询师个人IP打造也成为大势所趋。而且,即便是智能化时代来临,心理咨询师的价值也不太可能被智能机器人等代替。
那么,基于这样的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,心理健康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?
1、产品层面:心理健康行业需要更丰富的产品与供应链,从下游开始着手,研发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产品(包括实物产品、虚拟产品、精神文化产品等)并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所用,都将大有可为。
2、营销层面:心理健康行业的企业或心理咨询师,需要在专业能力之外,有更强的互联网引流、品牌营销能力。
3、运营层面:心理健康行业是以心理咨询师连接用户为主要模式的,而心理咨询服务本来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,因此,在专业盈利、营销能力之外,对已经产生连接的用户进行深度运营,也将会是必然。
4、商业化变现:行业迫切需要提供完整的商业化变现闭环的解决方案。包括数字化技术支持,商业转化的平台与技术支持。
5、互联网运营方法论:作为行业从业者,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能力提升上,无瑕顾及互联网运营方法论的研究与沉淀,因此迫切需要有人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,为其发展事业加码助力。
结语
互联网过去风风雨雨35年,改造了无数传统行业,并让很多看似繁重的业务,搬到了线上。唯独心理健康行业,尚未被彻底改造。
这固然与我国居民对心理健康行业的认知不足、意识不够有关,却也与上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有关,但是关于焦虑、抑郁、婚姻、情感、职场、家庭的很多现实心理问题依然摆在我们面前,却没有人能够解决。因为无论是对于哪个环节的改造,都将是一个系统工程,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无论如何,可以预见的是,心理健康行业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朝阳产业。虽然道阻且长,但是未来可期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自遇颜先森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