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询师IP打造,不一定要依赖操盘手!目标先行,你也行!

在谈论心理咨询师IP打造之前,先一起回味下这句经典: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儿,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。

这句流传甚广的励志的话,原文来自文学家爱默生的一句名言:“当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后,整个世界都将为你让路”。

图片[1]-心理咨询师IP打造,不一定要依赖操盘手!目标先行,你也行!-自遇智库

 

这句话放在互联网的个人创业语境中,也适用于个人IP打造体现的是目标导向的重要性。很多心理咨询师将打造个人品牌,押宝在一些心理咨询师IP操盘手身上。实际上,如果你了解了打造个人IP背后的深层逻辑,大可不必。

 

个人IP,在互联网的今天,是一个很风尚和流行的词汇。百度百科中对于个人IP的定义,是指个人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符号、一种价值观、一个共同特征的群体、一种自带流量的内容。

 

个人IP也是个人的影响力形成的品牌价值。打造成什么样的个人IP的前提,是自己要首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标。

 

很多创业项目也谈到了个人IP的重要性,各行业知名的个人IP,如口红一哥李佳琦,知识付费领域吴晓波、樊登等。

 

个人IP,首先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工具。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要做什么样的品类,做哪个行业赛道,这是无论是从事心理文化或者其他行业的创业者,都必须想清楚的首要问题。

 

考研辅导行业的张雪峰,他本人也是考研辅导行业里的IP大V之一,关于考研的目标选择,他有句话也适用于个人创业的目标定位,他说,要“以终为始”。

 

他从考研的角度指出,做选择的时候,要首先想清楚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,在目标的指引下再做相应的专业或者学校的选择,或者考不考研的选择。

 

中国有句成语,歧路亡羊,说的也正是选择太多,反而迷失方向,找不到正确的道路。有的放矢,才不会迷失在选择繁多的路途中。

 

IP运营,为什么做远远比怎么做更重要

 

以心理行业创业为例,在互联网+万物的今天,心理文化行业个人IP通常的目标是:通过内容运营、用户运营、产品运营,体现个人与其他个体的差异化,以积累个人的品牌影响力,并通过全域运营思维模式,以个人影响力为中心,进行全渠道的运营,把潜在的用户群体从线下导流到线上、从公域引流到私域,以服务、产品为依托,实现商业化变现。

 

这也是现在大数据时代,各媒体平台也会要求创作者账号要垂直化的原因。

 

图片[2]-心理咨询师IP打造,不一定要依赖操盘手!目标先行,你也行!-自遇智库

 

在大数据精准推流的逻辑下,当你没有清晰定位的情况下,大数据都不知道怎么给你推流量。

 

当你没有想好你要做什么,目标不够清晰的时候,个人IP如何打造,垂直于哪个领域,也会想不清楚。

 

没有清晰目标定位的IP,就像无根之水,风中浮萍,没有落地,没有执行,没有正向的回馈,很难坚持下去,也不利于实现个人IP的价值最大化。

 

IP运营的价值,在于形成商业闭环

 

 
只有想清楚了自己要做什么样的项目,变现的产品是虚拟服务还是实物商品,再确定要打造什么样的IP。
 
以目标为导向,想好了要什么,再去做相应的努力,才能使后续IP的运营不偏离方向。
 
图片[3]-心理咨询师IP打造,不一定要依赖操盘手!目标先行,你也行!-自遇智库
 
还以心理文化创业赛道为例,现代人压力大、焦虑是痛点,而相应的解压、休闲、兴趣行业如手账、瑜伽、文玩、手工、睡眠健康等相关行业的分析和筛选,与个人爱好、特长、资金预算相结合,进行综合评估,找到“我想要”和“我能做”的结合点。
 
很多个人创业者的成长,也是从个人兴趣和解决痛点的初心,到规划事业方向,匹配行业赛道的结合点,以目标为导向,依托互联网庞大的流量,结合市场需求,打造个人IP。
 
结语
 
IP打造是一个看起来很时尚的网络词汇,但实际上,是个人的思维和定位考虑是否清晰的外在表达方式。
 
以目标为导向,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,再来考虑成为什么样的IP,继而对标这个领域中的优秀IP,并加以实践,尝试以各种方式运营自己的个人IP。
 
深耕垂直领域,聚拢精准粉丝,定期复盘,实时修正,正向回馈,达成变现,并逐渐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品牌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自遇颜先森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